DJ1
DJ1型电力机车,是中国第一款从国外进口并投入批量生产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DJ1型电力机车为双节8轴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由西门子交通集团在“欧洲短跑手”(EuroSprinter)系列ES64F型电力机车(德国铁路152型电力机车)基础上为中国市场改进设计而成,其中头3台由奥地利格拉兹工厂(Siemens
SGP Verkehrstechnik GmbH)制造,后17台通过技术转让并由中外合资企业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在中国国内制造。
西门子公司向中方转让的技术主要涵盖车体、转向架、主变压器等部分。DJ1型机车采用逐步提高国产化比率的方式,从第4台机车(首台国产化机车)开始采用国产化车体和屏柜组件;从第15台机车开始使用国产化的交流传动系统;最后一台机车尽量采用国产化零部件,包括转向架等。
三台进口机车于2001年底经海路运抵中国天津港。2002年7月8日,首台中国国内生产的DJ1型电力机车在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下线。至2003年7月,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最后一台DJ1型机车出厂并交付使用。
2001年12月,首批三台从奥地利进口的DJ1型电力机车抵达中国后,其中0001号机车被送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环形铁道试验基地,进行各种型式和性能试验;0002号机车被送往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用于生产技术的转让和培训工作;0003号机车配属郑州铁路局宝鸡机务段秦岭补机队,在宝成铁路秦岭北坡区段(宝鸡至秦岭)作为补机投入运用。根据机车在三年保修期内发现的故障和问题,西门子公司先后对机车车钩、齿轮箱、撤沙阀、控制线路、车顶渡板等部分进行改造,又改善了机车的控制软件。
2007年7月起,湖东机务段开始配属HXD1、HXD2 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担当大秦线2万吨组合重载列车的牵引任务。随着和谐型机车配属数量的增加,逐步替代了原来的DJ1、SS4G型电力机车,成为大秦线重载运输的主力车型。根据铁道部的安排,湖东机务段于2009年上半年间陆续调出所有DJ1型机车。
随着机车使用年限和运行公里数的增加,DJ1型机车从2009年开始陆续进入第一个大修周期。由于DJ1型机车并没有定点大修厂,其中修主要由宝鸡机车检修厂进行,而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负责机车轮对大修。然而,由于DJ1型机车数量仅20台,造成小批量生产的国产零部件价格较高,而进口零件越趋缺乏的情况下,对机车检修造成困难,加之在大秦铁路中超负荷的运用,部分机车曾因此长期停机待修或封存。根据这一情况,宝鸡运用车间制定了“维持使用,损坏一台,报废一台”的原则,直至全部报废。截止2012年年底,共有12台机车封存并拆解部分零件供另外8台使用。尽管如此,8台在运用的机车都处在“带病工作”的状态。
2013年3月末,DJ1型机车被全部停用封存。
DJ1型电力机车自投入运用以来获得了良好的评价,运用部门普遍认为机车牵引力大、操纵方便舒适、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性较好,牵引时功率因数接近1。虽然机车投入运用初期部分零部件故障较多,但经过调整之后有所改善,而最主要的交流传动系统故障率较小。然而,由于订购机车的时候并未充分考虑到中国铁路的实际发展需要,机车轴功率偏小,仅与交—直流电传动的国产SS4G型电力机车相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流传动优势的发挥。此外,由于DJ1型机车为西门子公司的产品,其微机控制系统有关部分仍受到专利技术保护,对机车的故障诊断、维护检修造成一定困难,例如中方人员技术人员从机车下载数据之后,需要上传到西门子德国本部,经德方分析故障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后,通知西门子公司在华的售后服务组进行处理。
DJ1型电力机车基本数据:
轴式:2(Bo-Bo)
传动方式:交-直-交
适应电压:AC 25kV 50Hz
整备质量:2 x 92 (100) t
轴重:23 (25) t
持续功率:6 400 kW(8 100 kW,10分钟)
最高速度:120 km/h
持续速度:42.7 (37.8) km/h
牵引电机:1TB2624-0TB02 x 8
启动牵引力:700 (760) kN
持续牵引力:540 (610) kN
制动方式:轮盘制动、再生制动
图片作者:闫安
编写、整理及英文版翻译:Akira Z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