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DJF2型“先锋号”电力动车组是由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上海铁道大学、原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于2001年研制成功,为中国“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该电力动车组采用交流传动技术、三菱电机IPM牵引变流器、国产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列车总功率为4 800 kW,设计速度为200 km/h,最高试验速度达到292.8 km/h。 

2001年523日,被命名为“先锋号”的电力动车组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出厂列车借鉴了日本新干线300系E2系电力动车组的技术,采用三菱电机IPM牵引逆变器;列车设有一等软座车1辆,二等软座车5辆,编组总定员424人。同月25日,列车被送抵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环形铁道试验基地开始进行综合性能试验。200181日至918日,先锋号电力动车组在北京环形线完成了第一阶段时速160 km/h以下的各项型式试验和安全评估试验。20011026日至1116日期间,先锋号电力动车组在原铁道部、广铁集团南车集团、铁科院等单位组织下,在广深铁路进行了正线高速试验;1110日深夜,列车在广深铁路创造出当时中国国内铁路列车最高速度纪录的249.6 km/h200112月至20026月,先锋号在广深铁路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试运营和调试。

2001年至2002年间,在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之前,原铁道部与铁科院在秦沈客运专线先后组织了三次综合试验,以检验秦沈线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京沪高速铁路以及时速300 km/h高速列车的设计提供试验数据。在200295日至12日进行的第二次综合试验中,采用了“先锋号”电力动车组作为试验车辆,进行列车的牵引、制动、列车交会、弓网关系、自动过分相等试验,和轨道、道岔、桥梁、路基、信号等地面试验项目。2002910日,列车在秦沈线以时速292.8 km/h再次刷新了“中国铁路第一速”的纪录(该纪录被“中华之星”于同年的1127日以321.5公里的时速而打破)。

先锋号电力动车组在运行10万公里后,原铁道部于2002年底决定将原来6辆编组的列车扩大为9辆编组,20036月,“先锋号”累计运行14.5万公里后返回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准备进行整修和扩编改造。有传自刘志军出任原铁道部部长后,中国铁路发展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先锋号”扩编改造的计划最终被终止。2010920日起,由于“先锋号”电力动车组需要返厂检修而停运,贵阳至独山、都匀的3对特快列车改由“蓝箭”列车担当,但“先锋号”列车返回浦镇公司后被封存至今。


先锋号电力动车组的基本数据

列车编组:6节(4M2T

营运最高速度:160 km/h

设计最高速度:200 km/h

试验最高速度:292.8 km/h

编组定员:424

编组长度:158.4 m

车辆长度:(头车)27 000 mm,(中间车)25 500 mm

车辆宽度:3 100 mm

车辆高度:4 000 mm

编组总重量:306.9 t

轴重:≤14.5 t

转向架:PW-250MPW-250T

供电制式:单相交流 25kV 50Hz

传动方式:交—直—交流电

牵引电机:JD106 × 16

牵引功率:4 800 kW

控制装置:IPM-IGBT-VVVF

制动方式:再生制动、空气制动

 


图片作者:DF4-6282

编写、整理及英文版翻译:Akira ZHONG



 


图1:先锋号电力动车组


图2:先锋号动车组车头正面


图3:先锋号车头特写


图4:先锋号动车组的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