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80BL


CRH380BL动车组外形于CRH3(或叫CRH3C)相若无几,其是以 CRH3 动车组为样车进行改进设计的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风洞试验方法,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估,提出最终的 CRH380BL动车组 外形方案,并通过实车试验对数值仿真计算、风洞试验结果进行评估

CRH3 动车组空气阻力较大部位主要集中在车头、车顶设备导流罩(空调、受电弓等)、车辆间连接结构(风挡)、转向架区域等。因而,为减少动车组空气阻力,则需降低上述部位的空气阻力。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CRH3 动车组风挡、车顶设备导流罩、转向架区域进行优化后其空气阻力与原型车相比,降低了约16.6%无侧风条件下,有侧风的条件下降低了约16.4%)。

在四川绵阳测试基地的8x 6 风洞中对3辆编组列车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更好的研究CRH3动车组外形与空气动力学之间的关系。试验共进行了16种方案的测试。试验是在原型车的基础上,对各个部位优化方案进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测试,主要是对车顶导流罩、裙板、转向架区域及风挡处进行优化,并对各个方案的吹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案,再进行最优方案阻力测试和侧风稳定性测试。通过结果分析可知增加半封闭外风挡、优化空调导流罩、将头尾车转向架裙板向下延伸并向外圆滑过渡、在头尾车增加底架隔墙等,空气阻力减少约9%。

经对仿真计算、风洞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并从可行性等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CRH380BL动车组实车制造的最终方案。其中车端连接处采用全外风挡结构;优化客室空调导流罩的外形,类似受电弓导流罩外形;增加受电弓导流罩前端长度;下沿裙板高度;去掉原本伸出出整流罩外的车钩导向杆,将车钩导流罩全部封闭;将制动阀板向车外侧移动,直至与车下裙板外表面平齐等。

2011年在京沪先导段线上对CRH380BL 动车组进行了惰行阻力试验以获取得实测阻力的相关数据。并对CRH380BL 动车组实测阻力设计阻力CRH3动车组的实测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在200~380 km/h速度级上,CRH380BL动车组实测整车阻力比 CRH3 动车组实测整车阻力降低8%以上,满足运营要求。

 


图片作者:

(图1及图3)闫安  (其他)Akira ZHONG

编写、整理及英文版翻译:Akira ZHONG



 

图1:CRH380BL型电力动车组


图2:CRH380BL型电力动车组


图3:CRH380BL电力动车组车头正面